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Colors Demonic & Divine: 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 After 《神聖與惡魔的顏色:中世紀以來色彩的各種意義》書評


譚羽茹(台灣大學歷史系四年級)


Herman Pleij, Colors Demonic and Divine: 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and After. Translated by Diane Webb.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xi, 124 plus 20 color figures. $29.50. ISBN: 9780231130233. First published in 2002 under the title Van karmijn, purper en blauw: Over kleuren van de Middeleeuwen en daarna, by Prometheus.  

  從古至今,人類表達、體驗情緒的方式有很多種管道,舉凡透過理解文字、聆聽音樂、肢體動作等等,均能透漏個人內在訊息。而觀看亦可成為傳遞媒介,若從對人類情感的共鳴以及反饋而言,恐怕在這些面向裡,後者足以擁有最直接的影響力。為什麼?筆者認為原因直指構成視覺成像的基本元素:「色彩」。色彩能夠被各種思想以及人群以不同角度、經驗詮釋,且表現方式多變,本身即擁有千變萬化的成色,不但可以用來精準指涉情緒,也能夠創造曖昧模糊的空間。但是,當我們運用色彩的同時,是否曾思考過其經歷過什麼樣的變化,又在歷史情境中是如何被使用的?在本文中,筆者將藉由《神聖與惡魔的顏色:中世紀以來色彩的各種意義》(Colors Demonic & Divine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 After[1]一書,討論自中世紀以降發展出的兩派色彩使用立場,進而從兩方對立消長的過程中,帶出一個廣義的色彩演變脈絡。


  《神聖與惡魔的顏色:中世紀以來色彩的各種意義》這本以一般大眾為讀者群的藝術小書解答了上述的疑惑。作者Herman Pleij1943-)選擇將時間範圍聚焦於中古晚期至近代之初,是為了讓讀者看到如何在色彩被廣泛使用的中世紀,藉由哪些價值觀的消長,進而影響近現代的顏色使用模式。經由這個演變,帶出Pleij欲揭示的主題:「去色彩化」(decoloration)的過程。透過本書對於「去色彩化」(decoloration)一途的詮釋,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整個西方色彩文化如何從中世紀所呈現出繽紛、絢爛的時代,走向近現代以黑、白、深色系為主的現象[2]。雖然本書的篇幅尚小,但是Pleij旁徵博引大量資料,除了繪畫作品之外,亦有文學材料,積極佐證其理論框架,建構出色彩變化與宗教、政治、社會有關的價值轉移過程。以下筆者則針對「去色彩化」(decoloration)的理論,作出簡要摘述。

  首先,中世紀的社會不論各種階層都和色彩擁有很緊密的聯結,除了屬於社會頂層的統治、貴族階級有經濟能力過著色彩繽紛的物質生活之外,普羅大眾在當時也不乏機會接觸色彩。以宗教層次而言,當時即有一派說法認為美麗的色彩是上帝所創造的賜禮,所以榮耀上帝的最好作為,就是將教堂以聖經中對天堂華麗形象的描述,用寶石、壁畫等等斑斕的材料作出裝飾點綴[3]。因此,一般平民亦可以透過日常進出教堂這樣的公共空間,感受色彩使用的靈活與巧妙。以社會角度而言,隨著十三世紀歐洲整體的商業復甦,在尼德蘭地區的新興城市開始出現了高度發展的紡織工業以及金融業,隨著這兩者的蓬勃發展,社會上開始出現一批因為商業致富的階級,他們足以擁有一定的購買力負擔過去僅有上層階級得以享有的色彩生活。既然有更多的需求需要滿足,於此同時,與色彩有關的專業人士或是行業因應而生,其中包含各色染坊的興起或是為了大量獲利用劣質原料降低染色成本的染工,這種做法儘管讓染坊從此被貼上負面的標籤,卻也成功地將色彩普及至一般大眾,成為可以消費得起的物品。

華麗的教堂內部裝飾

  此時,卻有一股反對色彩蓬勃發展的浪潮出現。我們將之回歸到宗教思想的解釋來談,除了前述所提到色彩被中世紀的宗教觀點解讀為上帝創造的物質的正面觀點之外,一直以來其實存在一派不同的意見與之抗衡。這個脈絡相信色彩屬於惡魔的陷阱以及誘惑[4],有著遮蓋事物本質的屬性,阻礙人類探尋知識以及真理的道路,且由於色彩可以任由自然或是人為改造、調配,這種多變性也讓中世紀許多人無法相信色彩能夠代表恆定、不變的象徵。而此對於色彩繽紛使用的質疑,在宗教上也被中古晚期方濟會(Order of Friars Minor)、本篤會(Order of Saint Benedict)、熙篤會(Order of Cistercians)等托缽僧修會(Mendicant Orders[5]以穿著暗色或是原色,例如黑、灰色的衣袍所顯現出來。同時也出現以簡樸、素雅為主的教堂內部陳設,和另一脈絡所主張華麗鋪張的裝飾作出區隔。另一方面,由於色彩在社會中不再只限制於權貴階級,以享有豐富色彩作為識別階級身份的觀念不再適用,因此透過反其道而行,改穿著黑、白、灰等原色成為統治者以及貴族欲和城市中喜愛彰顯用色多元的新興階級劃分界線的方法。傾心於無色、暗色最著名的例子如十五世紀勃根地(Burgundy[6]統治者菲利浦三世(Philip the Good[7]即是黑色的擁護者,在畫作中總是看到他以一襲黑色的裝扮出席公開場合。連帶著黑、白、灰這幾個顏色也慢慢地被精英階級賦予嚴謹、內斂、知識等象徵,甚至這一風潮也涉及至人之性格展現,利用大膽的著裝用色強調自身內在情緒的風尚不復存在[8],取而代之的則是將個人情感隱藏、收斂在保守、沉默的灰階色調上。

Philip the Good
Order de Friars Minor方濟會修士


  這股以深色、無色作為用色哲學的現象在社會中站上了風,成為主導中古以降直至今日各行各業、各種階級、場合的選色準則[9]。回顧前述所提的兩種色彩應用模式,從商業進步、經濟發達所帶動色彩繽紛絢爛的普及使用,再到上層階級、宗教觀念用保守低調的色彩劃清界線,建立在這樣的拉鋸過程,Pleij的理論核心「去色彩化」(decolorization)於焉成型。儘管作為讀者,可能對於書中作者所引用的資料多以文學資料片段為主,別於專業歷史考據而有所質疑,亦或認為「去色彩化」(decolorization)這樣的想法是否只是作者一廂情願的認知,難道真能用十五世紀以來由宮廷、貴族所帶動的文化現象類推至近現代層出不窮的藝術理念[10]?這點恐怕難以說服當今社會的讀者。儘管如此,這本迷你的藝術小書Colors Demonic & Divine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 After將難以簡單定義、系統整理的「色彩歷史」歸結出一個整體脈絡,用流暢、活潑的口吻闡釋中世紀至近現代的顏色運用,提供讀者另一層面的思考空間。作者能夠不受篇幅較小的限制達到以上目標,也讓此書成為一本能夠輕鬆閱讀且不失深度內涵的藝術普及讀物。





[1] Herman Pleij, Colors Demonic and Divine: 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 Aft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Pleij, 94-95.

[3] Pleij, 42.

[4] Pleij, 40-41.

[5] 托缽僧修會(Mendicant Orders)為中世紀後期興起的修會運作方式。其特點在於不積蓄、存置任何私有財產,以「清貧」作為投身宗教工作的準則。誠如其名,托缽僧靠佈施行乞為生,行為仿效基督,幫助窮人,四處講道,避免一切物質生活影響,文中提到的三個修會皆以這些準則作為奉行方針。

[6] 勃根地(Burgundy),現今法國東部地區,相當於歷史上的勃根地省。西元五世紀由勃根地家族建立公國,於西元534年被法蘭克人滅亡。又於十四、十五世紀東山再起,從菲利浦二世(Philip the Bold 1342-1404)開始勵精圖治,其繼位者約翰二世(John the Fearless 1371-1419)、菲利浦三世(Philip the Good 1396-1467)、查理一世(Charles the Bold 1467-1477)在位期間達到國力高峰。西元1477年被法王路易十一併入法國。

[7] 在勃根地公爵菲利浦三世(Philip the Good 1396-1467)的統治下,勃根地王朝的國力、政治、文化層面均達到頂峰。在位期間菲利浦三世運用對外戰爭、聯姻等方式擴張領土,影響國際勢力,不但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發揮影響力,也獲得法蘭德斯地區(現今比利時、荷蘭、法國北部地區,羊毛、紡織業興盛地)的統治權。於文化方面,此時也是以勃根地地區為發展中心的尼德蘭藝術進入成熟時期,以寫實風格(Realism)著名的布魯日(Bruges)畫家楊・凡艾克(Jan Van Eyck)正是此時的代表人物。筆者文中提到菲利浦三世的穿著風格,也正反映出當時社會開始出現蓬勃、多樣的時裝發展與風格。

[8] Pleij在本書中引用了中古世紀騎士文學作品、宮廷詩歌,舉出當時特定的服裝用色揭露穿衣者什麼樣的內心情緒,而這種情感表現多以愛情為主。例如文中舉出Play of the Seven Colors by Spiel von den sieben Farben這部劇作以及女貴族Christine de Pisan的言論,都提到針對情人間穿衣選色的看法。參照Herman Pleij, Colors Demonic and Divine: Shades of Meaning in the Middle Ages & Aft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30.

[9] 近現代社會中,往往可見各種層面例如流行時尚、科技產品、工商業設計、重要場合等等均選擇深色或是無色作為指定用色。

[10]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印象畫派以及後印象派,即是色彩的擁護者,認為物體的顏色絕對不會只由單一色彩組成。在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以及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的畫中,他們使用各種顏色的堆疊,強調了一個物件因為光照角度的不同所產生的豐富色彩,就算描繪陰影、遮蔽處,也不會只用純翠的暗色著色。甚至,這種色彩豐富度的應用,不僅僅表達對於自然的忠實、客觀展現,也代表著畫家本身的內在情緒起伏與主觀感受。其後二十世紀上半葉興起的畫派,例如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等等,更是將色彩與個人情感作出緊密的連結。




2 則留言:

  1. 您好,我頗欣賞貴站推廣西洋史的做法,但是這個部落格有許多文章沒有設標題,導致在RSS應用程式中很難預覽,希望管理員可以注意一下!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回應,我們已對此做了修改,還望您繼續指教。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