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去納粹化:德國二戰後的人事替換與自我批判

胡昌智(德國魯爾大學歷史系博士,前國科會駐德國及英國代表處科學組組長)


小編導言:在臺灣,當我們談論到「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的時候常常會舉二戰後的德國當作例子,探討德國人是如何有系統地批判納粹成員所犯下的罪行。在胡昌智老師這篇簡短明瞭的文章中,首先介紹德國人是如何在戰後六十幾年的時間裡,時時刻刻努力擺脫納粹的陰影。其次,為讀者爬梳在二戰方休之際,盟軍與紅軍的勢力如何在德國建立起一套「由外而內」的人事替換的機制,仔細檢視過去曾經在納粹政權中的既得利益者,並加以審判、清算。最後,雖然在冷戰局勢形成後,「由外而內」的「去納粹化」暫時中止,但隨著68年所帶起的學運風潮,開啟了接下去將近十年德國「由內而外」去納粹化風潮。直到年輕世代大學生紛紛回頭,嚴厲質問上個世代:「在納粹時期,你們究竟在幹嘛?」才真正將轉型正義的觀念深植到每一位德國公民的意識之中。這樣寶貴的經驗,相當值得臺灣這個轉型正義尚未落實的國家取經,並努力思考我們年輕的公民社會可以在臺灣轉型正義的道路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Savonarola專區作品及歷史背景介紹

一、緣起與著作介紹

這三份同學創意的作品來自於臺大歷史系102學年度上學期「世界史三」課程的期中呈現。「世界史三」由歷史系花亦芬教授所開設,每週三個小時的時間,前兩個小時由老師演講,後一個小時則是進行助教分組討論課。課程內容主要是講述西元1300-1789年世界史。而前半學期設計讓同學閱讀Lauro Martines, Fire in the City - Savonarola and the Struggle for Renaissance Florence(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一書,希望破除同學對「文藝復興」過度美化的想像,透過具有爭議的修士薩佛那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 1452-1498)的生平來理解「義大利文藝復興」多樣複雜的面向。因為課程安排的關係,同學所閱讀的範圍是從第一章到第十章。期中呈現規定同學必須以活潑的方式(例如:報紙、圖文集、影片、臉書),將這半個學期以來所讀到的內容呈現出來,一方面了解同學對於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訓練同學創意呈現歷史知識的能力。以這次呈現的三份作業來說,第一組同學以影片的方式,模仿臺灣當前最紅的談話性節目,並藉著政治評論的形式,向觀眾傳達十五世紀佛羅倫斯所發生的事。第二、三組同學則不約而同地利用報紙的方式,「報導」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並且神遊進歷史的場域裡,以現代人的口吻娓娓道出薩佛那羅拉在佛羅倫斯所做的種種事蹟。



影片〈關鍵佛羅倫斯〉

影片介紹:

這部短片模仿電視政論節目的形式,演員們在節目中以1494年法國國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1498)南下攻打那不勒斯王國kingdom of Naples)而途經佛羅倫斯為背景,透過討論的方式帶領觀眾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並揣摩時人面對法國龐大軍隊入城時的恐懼以及驚慌失措。同時,也帶入薩佛那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 1452-1498在其中運籌帷幄,替佛羅倫斯化解一場大災難的過程。短片中不時穿插一些無厘頭的笑話,讓原本看似生硬的歷史場景,可以輕易地讓觀眾理解。同時討論的內容也相當生動地用淺顯易懂的對話,讓觀眾可以一起回當1494年的歷史現場,感受時代的氛圍。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佛羅倫斯市民報》

報紙簡介:

  在讀完《Fire in the City》指定章節後,我們這組決定以「報紙」的形式來呈現期中報告。這份報紙的新聞點是教宗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VI, 1431-1503)發給佛羅倫斯的聖馬可教堂(Convent of San Marco in Florence)的書信,我們設想當時的佛羅倫斯人大致可分為「支持」與「反對」薩佛納羅拉修士(Girolamo Savonarola, 1452-1498)兩個派系,而支持者的勢力應該是較大的,反對派被迫陷入「沉默螺旋」之中;然而這封教宗信件使反對派得到正當性,力量大幅提升,佛羅倫斯人信心動搖,社會動盪不安。


  於是《佛羅倫斯市民報》的薩佛納羅拉特刊誕生了,旨在呼籲市民不要相信謠言,更不能相信腐敗的教廷。透過對薩弗納羅拉的生平與其政治主張的敘寫,我們一一破除謠言,並透過「社論」明確表達立場。除此之外,我們也設計了「國際情勢」、「市民投書」與「皮耶羅專訪」版面,希望能更全面地呈現十五世紀末佛羅倫斯的全景;而其中市民投書與皮耶羅‧梅第奇(Piero de' Medici, 1472-1503)專訪也較富趣味性,稍平衡了前幾個版面的嚴肅內容。



《佛羅倫斯週報》

報紙簡介:

   
1494
1117日法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1470-1498)進入佛羅倫斯;同月2124日,發生衝突事件。我們將這份《佛羅倫斯週報》設計於1125日發行,是由於此時市民對於法軍的看法開始轉變、薩佛那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 1452-1498)聲勢漸升,各種臆測與輿論四起的時候。

    《佛羅倫斯週報》的新聞、讀者投書都環繞著「法王進城」(一事見A1版「頭版新聞」),同時也用B1版「焦點人物」專訪皮耶羅‧梅第奇(Piero de' Medici, 1472-1503)、Sandro Botticelli的特稿〈擲地金石:Lorenzo與佛羅倫斯〉,以及兩篇市民投書作為先前佛羅倫斯發展的提要;〈Medici賄賂〉、〈到底法軍多可怕??〉、〈法國士兵騷擾婦女〉的新聞及徵才廣告、兌幣所宣傳、市民投書,加強讀者理解149411月發生的各項事件,並以薩佛那羅拉的深入訪談,凸顯當時這位傳道士的影響力;〈無名修士有話說〉、〈Santa Croce倒閉危機〉則是連結到未來佛羅倫斯政治及輿論變化,〈半島快訊〉暗示著佛羅倫斯可能將有瘟疫爆發。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2014.03.21(週五)余文堂教授主講:在福爾摩沙遇見日耳曼人(17~19世紀上半葉)


主講人:余文堂 老師(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中興大學文學院前院長,德國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aet Bochum博士)

主持人:花亦芬 老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時 間:103321日(五)下午3:30-5:30

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會議室(文學院二樓)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從歐洲近代肖像畫傳統看杜勒與克拉納赫的傳承與創新


李孟瑄(臺灣大學戲劇系五年級)

一、前言

從十五到十六世紀之間,歐洲阿爾卑斯山南北的肖像畫開始大量增加,尤其是在義大利與尼德蘭(今天的比利時與荷蘭)兩個地區。這兩地的繪畫傳統匯流在位中歐的德意志地區,並結出了不一樣的果實。此時德意志地區的藝術家,在受到外來新興的媒材、技法、表現主題衝擊之下,紛紛作出了不同的反應與對策,其中又以南方的杜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1),以及北方的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 1472-1553最為聞名。本文將從介紹尼德蘭與義大利兩大肖像畫傳統開始;接著從肖像畫外顯的形象(擬真與類型)與其背後的功能兩個面向,來討論畫家創作的背後動機與最終成果的關係;最後,再檢視杜勒與克拉納赫各自如何因應新興的肖像畫潮流,呈接傳統並再創新局